本次九三大阅兵中,我军展出的大量高新武器,不仅让国内民众热血沸腾,也让邻国俄罗斯的民众产生了巨大冲击。近日,俄罗斯知名军事网站topwar再次刊登文章,对中国在阅兵中亮相的战略导弹及其研发历程进行了深入介绍优配送,在俄罗斯网友中引发了热烈讨论。
文章指出,中国在此次阅兵中展示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及其相关系统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东风-61导弹的出现,让人非常意外,这款采用固体燃料的洲际导弹虽然发射车与东风-41几乎没有区别,但其突防能力却更加强大,它应该能够搭载多个高超音速滑翔体对12000公里以上的目标进行核打击,让美军的GBI中段反导系统的拦截难度更大。
另一款备受关注的导弹是东风-31BJ。作为一款采用地下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其射程超过1万公里。由于它得到了坚固的发射井的保护,所以比陆基机动洲际导弹的生存能力更强。
俄罗斯媒体对这些导弹的研发历程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指出,中国在导弹技术领域投入了数十年的努力,从早期对苏联技术的依赖逐步发展到如今实现自主研发,技术水平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这一过程中,中国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导弹研发体系。
展开剩余74%文章特别强调,中国导弹在机动性、精准度和快速部署能力方面表现出色。尽管具体的性能参数仍然属于机密,但从阅兵中展示的导弹种类和规模来看,足以彰显中国在战略威慑领域的雄心壮志。这些先进导弹的出现,不仅提升了中国的战略防御能力,也改变了全球战略平衡的格局。
不过从文章全文来看,俄罗斯媒体的分析其实是透露出一种复杂情绪的:既对中国技术进步表示认可,又隐隐流露出对自身地位下降的担忧。
在文章下方的评论区,俄罗斯网友的反应也十分耐人寻味。许多人在观看了中国九三阅兵中展示的战略导弹后,对中国的军事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比如,一位俄罗斯网民是这么评论的:“虽然中国部分导弹的具体性能还不明确优配送,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正在各个领域自信地迈向世界领先,与其保持睦邻友好是更好的选择。”
换句话来说,在这名俄罗斯人看来,中国这次的九三阅兵,让他看到了中国军事实力的崛起,也让他明白了一点:在军事实力增强的背景下,与中国交恶绝非明智之举,俄罗斯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与中国继续保持睦邻友好的关系。
这一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态度的转变。
过去几十年,俄罗斯一直以军事大国的姿态自居,在军事技术上对中国保持着优势地位。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从俄罗斯大量采购武器装备,如苏-27战机、基洛级潜艇等,这使得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中国视为军事技术上的“后辈”。
然而,九三阅兵彻底改变了这种认知。中国展示的一系列国产先进武器,从导弹到无人机,都超越了俄罗斯的研发水平。而阅兵中出现的LY-1舰载激光武器等高新装备,则让俄罗斯人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甚至开始引领世界发展。
反观俄罗斯,近年来其军事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受到预算限制、西方制裁以及生产瓶颈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的武器研发和更新换代速度明显放缓。
以T-14“阿玛塔”坦克为例,这款号称俄罗斯下一代主力战车的装备,虽然在技术上具有一定先进性,但生产进度却极为缓慢,根本没有正式批量服役。相比之下,中国的100式坦克和支援战车却已实现服役列装,官方强调了此次阅兵都是现役装备。
在航空领域,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机苏-57也多次延期交付,其发展进程受到了诸多阻碍。而中国的歼-20、歼20A、歼20S、歼-35和歼35A隐形战机却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谱系,并都实现了批量列装部队,成为中国空军的中坚力量。
海军方面的差距更为显著。中国的055型驱逐舰和国产航母“福建舰”代表了当今世界领先的海军舰艇建造水平,展现了中国强大的造船工业实力。而俄罗斯海军则仍然依赖大量老旧的苏联时代舰艇,新舰艇的建造进展迟缓,甚至其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也面临着即将拆解的命运。
从俄罗斯军事网站和俄罗斯民众的评论来看,九三阅兵的确是对俄罗斯民众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东风-61到歼-20S,从航母到先进高超音速导弹,中国用硬实力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崛起。无论是文章和网友的反应,还是评论区的惊叹与反思,都表明一点:与中国交恶,不仅会让俄罗斯失去一个重要伙伴优配送,还可能带来无法承受的战略风险。
发布于:海南省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